第(3/3)页 可现在皇帝却是要求向百姓公开税收,这与之前的做法是有很大区别的。 兵部尚书侯恂担忧道:“陛下,财政的公开倒是能减少贪污腐败,和平时期还好,若是战时,那就是向敌人公开情报了。” “侯尚书,你担忧的不无道理,但是你过于耿直了!” 崇祯还没有出声,户部尚书毕自严却是接过了话题:“一个国家的财政收入,可不止田赋、商税两者, 还有徭役、征派、垄断专卖中的盐铁茶专卖、以及矿产开发、耗羡、杂派等等, 现在我们还有皇家银行、几大研究院的专利、供销社、大明日报馆等等,这几者虽然比不上海贸税收,但也少不了多少。 我们可以公布的财政数据只要是真实的、能覆盖国债规模就行了,至于其它的则以‘国家秘密’条款为由不公布就行了。” 说到这里,毕自严扫了众人一眼,意味深长道:“历代财政公开的本质是可控的透明度,在维持统治稳定与适度知情之间寻找平衡。 只要百姓们吃饱穿暖有余钱,他们才不会关注赋税收入明细和去向的问题。 至于侯尚书担忧的,敌人只要敢信,我们就敢公布,看看他们的人头能不能填满我们挖的坑。 况且,我们搞国债的目的不就是要将商人与朝廷绑在一起吗?国库空虚,那不是还有国债吗?” 咦…… 众人轻咦了一声,嘴角挂着一丝古怪的笑意。 靠对手公布的数据来推断对手的实际情况,怕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,尤其是华夏这种擅长虚虚实实的手段,混淆了真假的,更是坑死人不偿命。 见众人都明白了,崇祯继续问道:“诸位还有其他问题吗?” 话音刚落,袁可立出声了:“陛下,臣还有一个不算是问题的问题!” 第(3/3)页